小洞天是在海邊嶙峋怪石中突兀而起,像一間石室,似洞又非洞,四壁像是經過神斧劈過一樣,平平整整,洞闊20多平方,洞深28米。古人有說過“似洞非洞,才為仙洞”。小洞天旁有一平台,古稱為“釣台”,傳說是仙翁垂釣“六鰲”的寶座。石壁上“釣台”二字為毛奎所書。
當年毛奎在此處行氣修煉,終成正果,據說當年他卸任之日,坐轎經過南山時,瞬間得以飛身,最終得道成仙。後人為紀念他,便在他飛身處修建有毛知軍祠,可惜該祠在解放初損毀。所以,在當地人心目中,小洞天至今還被奉為風水寶地。
關於小洞天,崖州人民還流傳著一段真實而又感人的故事:在港門村小旦村一群村民出海打魚時,遇到一條大鯊魚,並且漁船被打得左右顛倒。按當地的風俗,出海打魚遇到鯊魚擊船為不祥之兆,只有送一人餵飽他,方可無事,為了公平起見,以扔各自的毛巾到海裡,鯊魚咬到誰的毛巾,誰就自動下海餵魚,可是鯊魚咬到的是一位平時循規守紀的,積善成德的人。此時,大夥都認為他一定是平時做盡缺德事的人。才會有今天的下場,他為了表明自已的心跡,二話沒說就跳海了,鯊太子通靈性,知道下來的是位好人,於是將他於海裡輕輕托起,向岸邊游來,快到岸邊時,忽然海上風浪大作,一個巨浪打來把漁船給淹沒了,而鯊魚用盡全身的力氣奮力沖向小洞天,因為淺海礁石太多,鯊魚到岸上時已傷痕累累,鮮血直流,已無力再回到海裡,就這樣悲壯的死去了,此村民趕緊回到村里告知此事,村民以非常隆重的殯葬儀式將鯊魚埋了,並立碑“鯊恩公之墓”此村民家裡世代供奉朝拜並且從此不吃有關鯊魚的一切東西,以表誠心。那位村民正是得到了仙家的保佑,才得以保全性命。從此,每逢佳節吉日,人們都會攜親帶友,來小洞天上香奉貢,進去走一走,感應仙氣,添福加壽帶來好運。
三亞大小洞天旅遊區位於中國最南端的濱海城市――三亞,是海南島最古老的道教文化遺跡,至今已有800年的歷史。旅遊區背靠鰲山,面向南海,鰲山屬南方山脈之餘脈,傳說為海中巨鰲化成,鰲為龍子,負重載物,定海伏波,居有洞天更具福佑。
山海相連,緣不可分,南海龍王給予了這塊神仙福地無限恩施,備受慧澤。本地的原住民對南海龍王更是敬畏有加,祈佑共供奉,世代相傳。
為了從道家文化體係發掘南海龍王信仰的文化蘊涵,表現南海龍王廣利天下、福澤黎民的主旨,大小洞天旅遊區內修建有南海龍王別院,別院位於鰲山腹地,正對南海。院內供奉1.9米的南海龍王原身像,“頭頂王冠生龍角,赤髮長髯,濃眉睿目,雙耳垂肩,虎鼻朱唇,龍鬚橫出,慈祥威嚴,身穿龍鱗金甲,肩披龍紋披風,手扶鎮海寶劍,足踐雙蛇,迎風偉坐於海心浪濤之顛”,以護衛國土,威鎮海疆,燮理陰陽,潤濟萬物,興雲布雨廣利天下。
大小洞天景區內有一塊巨石上刻著的“轂神”兩字,此為全國道協會長謝宗信所題。
修道之人無不知轂神。轂神即穀神,代表修道的至高境界。一指山谷之神,即人在修煉至深時,其元神如山谷一樣,空曠、虛谷、純樸;二指人身體中的脾胃部分,也稱後天之本,通過後天的修煉,精氣得以調煉,培補先天元氣,積於丹田。經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化虛、煉虛合道,以達“空谷傳音,虛堂習聽,綿綿若存”的最高境界。道祖呂洞賓所云“神得一以清,谷得一以盈,若人難守一,只此是長生。”
大東海位於海南三亞市市區的榆林港和鹿回頭之間,海岸線長2.9公里,”水暖沙白灘平”早已使大東海斐聲海內外。
大東海三面環山,一面大海,一排排翠綠椰林環抱沙灘,藍天、碧海、青山、綠椰、白沙灘獨特之美博得海內外遊客的讚嘆。大東海沙灘平坦細軟,緩緩延伸,長達千米。
冬季水溫在18-22℃左右,成為冬泳避寒勝地,也是三亞開發最早、最成熟的海濱度假區。此外,這裡也有很好的潛水處,會有教練帶你下水,沒有游泳基礎也不用擔心,因為升降都是由教練控制的。
關於大東海還有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大東海是三亞落筆峰落筆洞中黑龍戲水的地方。相傳黑龍看中了大東海的晴空麗日、碧波萬頃、風平浪靜,央求南海龍王將大東海藉其於戲水解悶,南海龍王同意了。誰知黑龍一來便帶來颱風,弄得大東海浪高流急,影響人們打漁和生活,於是,南海龍王只准黑龍偶爾來活動活動筋骨。
南山海上觀音聖像敬造工程,由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和海南省政府批准,集十方善念而發心敬建,因其規模宏偉、意義殊勝、佛理底蘊豐富,被譽為“世界級、世紀級”的佛事工程。
南山海上觀音聖像高108米,凌波佇立在直徑120米的海上金剛洲(觀音島)上。像體為正觀音的一體化三尊造型,寶相莊嚴,腳踏一百零八瓣蓮花寶座,蓮花座下為金剛台,金剛台內是面積達15000平方米的圓通寶殿。金剛洲由長280米的普濟橋與陸岸相連,並與面積達60000平方米的觀音廣場及廣場兩側主題公園,共同組成佔地面積近30萬平方米的“觀音淨苑”景區。
三亞市南山寺,位於海南省三亞市以西40公里南山文化旅遊區內的“佛教文化公園”中。
南山寺是一座仿盛唐風格、居山面海的大型寺院。整個氣勢恢宏,為中國50年來新建最大道場,也是南國規模最大寺廟。
建有寺廟氣勢恢宏,建有仁王殿、鐘鼓樓、轉輪藏等,依山就勢,錯落有致,莊嚴肅穆。從大殿出來可到不二法門廣場,每個建築都體現出佛家思想精髓——“不二”理念。
特色景點有:金堂、兜率內院、仁王門、南山樹屋等。
南山寺面南海,浪激石音,水照天色,實有海天佛國氣象。
1993年,經阮崇武先生倡議,中國國務宗教局、中國佛教協會同意,海南省政府正式批准興建南山寺,先後又批准在寺側興建南山佛教文化苑,在寺前海中塑高108米觀音巨型銅像。山之毗鄰,左為天涯海角遊覽區,右為大小洞天旅遊區,蓋“大生態、大文化、大環保”之大悲曼荼羅。
園內景緻與雕塑相協調,建築與綠化相融合,既規整肅穆,又幽雅清淨;名山、名寺、名僧,閃相輝映,相得益彰。仁王殿內供奉寺廟門神哼哈二將,明清後,這種殿式建築逐漸演變成牌坊式建築——山門。
天王殿當中供奉天冠彌勒和兩個侍者,兩旁立護法神四大天王。天王殿兩側分別是鍾樓和轉輪藏。從天王殿穿過遊廊,便可進入大雄寶殿,殿內供奉主尊為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和藥師佛,還有文殊、普賢、迦葉、阿難、帝釋、梵天、兩尊供養菩薩和十六羅漢塑像。
自古名寺出高僧,南山寺的方丈是86歲高齡的高僧新成大和尚,監院是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生法師。
園內景緻與雕塑相協調,建築與綠化相融合,既規整肅穆,又幽雅清淨;名山、名寺、名僧,閃相輝映,相得益彰。
南山佛教文化苑內有世界罕見的海岸沙壩,根植在這七公里長沙壩上的呈原始狀態的酸豆林亦是不可多得的世界奇觀。美國夏威夷樹屋公司在此投資興建了數棟樹屋,狀若鳥巢,奇特別緻,渾然天成,可觀可住。
南山文化旅遊區位於三亞南山,距市區40公里。南山文化旅遊區共分為三大主題公園:南山佛教文化園是一座展示中國佛教傳統文化,富有深刻哲理寓意,能夠啟迪心智、教化人生的園區。其主要建築有南山寺、南海觀音佛像、觀音文化苑、天竺聖蹟、佛名勝景觀苑、十方塔林與歸根園、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素齋購物一條街等。中國福壽文化園是一座集中華民族文化精髓,突出表現和平、安寧、幸福、祥和之氣氛的園區;南海風情文化園,是一座得用南山一帶藍天碧海、陽光沙灘、山林海礁等景觀的獨特魅力,突出展現中國南海之濱的自然風光和黎村苗寨的文化風情,同時兼容一些西方現代化文明的園區,主要建築有滑草場、滑沙場、黎苗風情苑、神話漫遊世界、黃道婆紀念館、海洋公園、海底世界、花鳥天堂等。
位於海南省三亞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近亞龍灣海底世界酒店,不僅擁有中國最迷人的海灣、沙灘,而且在其附近海域擁有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軟珊瑚族群以及豐富多彩的硬珊瑚、熱帶魚類等海洋生物,是中國乃至世界開展海底觀光旅遊的最佳景區之一。
亞龍灣海底世界已建成包括海底世界半潛觀光、美人礁水肺潛水、海底漫步、深海潛水摩托、香蕉船、拖曳傘、徒手潛水、玻璃觀光船、快艇觀光、摩托艇、衝浪飛車、沙灘摩托車、沙灘浴場等娛樂項目,還有與之配套的海底世界沙灘酒店。
檳榔谷——甘什嶺檳榔谷海南原住民文化遊覽區,地處三亞市與保亭縣交界處甘什嶺自然保護區境內,因景區兩邊森林峻峭,中間是一條連綿數公里的檳榔谷地,故稱檳榔谷。
景區距三亞市僅28公里,由原住民黎村、百年苗家和原神秘雨林三大板塊組成,是海南省遊客滿意十佳景區及十大最佳特色魅力旅遊風景區之一。
檳榔谷景區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多元型複合式旅遊風景區。
由於景區位處海南島嶼的脊梁——五指山山脈的甘什嶺自然保護區內,這“檳榔”二字可以說是海南真正的主人——黎族人的文化字符,而聚居在海南中部山區的黎族,以原神秘雨林為棲身,只有走入檳榔谷,走入黎家文化,進入這一片神秘雨林地,才能感受原汁原味的民族風情。
此外,這裡品種豐富的熱帶水果、別有風味的黎家小吃、醇正香甜的山欄南滴、原汁原味的野菜全席時刻恭候。
更多旅遊信息:
澳洲團 澳洲 澳洲旅遊 大堡礁 澳洲旅行社 專辦澳洲旅行社 澳洲機票
澳洲旅遊推薦 宿霧 宿霧旅遊 紐西蘭 紐西蘭旅遊 紐西蘭蜜月 紐西蘭旅行社
關島 關島旅遊 關島自由行 帛琉 帛琉旅遊 帛琉自由行 蜜月旅行 蜜月團
馬爾地夫 馬爾地夫蜜月 機票 便宜機票 旅遊 國外旅遊 馬來西亞旅遊
海島旅遊 沙巴旅遊 新加坡 日本 韓國 泰國 泰國自由行 自由行 自由行比價
旅行社評價 旅行社 長灘島旅遊 長灘島 長灘 長灘島飯店 長灘島旅行社